海事@粤港澳大湾区,做什么,怎么做?

网点动态/资讯  587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为加快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为海事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定航向。

8月22日,交通运输部在广州召开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进会,进一步研究细化、部署落实《意见》,深化粤港澳海事合作,谋划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工作任务。

省部之间、粤港澳之间,将如何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共同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与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部省领导、三地海事部门负责人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行动目标。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小明

担好新时代赋予海事的神圣使命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和服务性功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先行官”,是新时代赋予海事的神圣使命。

召开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进会,就是要进一步研究细化、部署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促进海事服务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结出硕果。

要深刻认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推进实施,进一步提升大湾区水上交通发展品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担当作为,奏响服务大湾区发展“进行曲”。《意见》的出台,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任务已经确定,这是一项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的复杂工程,不是海事一家、大湾区一个区域就可以完成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统筹兼顾、前后衔接、内外沟通,共同奏响服务大湾区建设“进行曲”。

三地联动,奏响服务大湾区发展“协奏曲”。加强粤港澳三地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是大湾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大湾区水上交通经脉通络的关键要素。全国海事一家人,粤港澳三地海事管理机构更要深度合作、疏通经络,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在交通行业、在海事领域形成扎实成果,奏响服务大湾区“协奏曲”。

抓铁有痕,奏响服务大湾区发展“交响曲”。要建立严格的工作部署落实机制,科学统筹谋划、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主动服务对接、坚守安全底线,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以抓铁有痕的态度和作风,奏响海事服务大湾区发展“交响曲”。

 

广东省副省长 陈良贤

共推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出台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实化各项具体措施,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效果明显。

这其中,交通运输部及所属海事系统给予了很大支持帮助。特别是广东海事部门,坚持严格监管,主动作为,为广东以及大湾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广东省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等中央部委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沟通、交流,全力推动各项政策尽快落地、早出成效。

作为水运行业重要支撑保障力量,希望广东海事系统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为契机,从发展全局和长远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建设。

 

▲海事守护深中通道建设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广东是对外开放大省,海事部门作为口岸管理部门之一,须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充分履职尽责,便利口岸通关,为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贡献海事力量,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形势。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打造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区,构筑水上交通安全命运共同体,助力平安广东建设;推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全面开展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要高标准服务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推进海事各项试点任务;促进航运产业要素集聚,推动大湾区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三互”大通关建设,促进大湾区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港航营商环境。

 

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司长 吴炜

支持交通海事在大湾区深入合作

作为世界级湾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是启动国家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司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促进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三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在跨江通道、港口航运、机场群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这其中,离不开交通海事的支持和保障。

 

粤港澳有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地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管理模式都有差异。在“一国两制”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性差异特色和优势,把大湾区规划好、建设好。下一步,我司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全力支持大湾区在交通海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发挥粤港澳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支持围绕海洋、航海与海事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流的岭南文化、航海文化、海事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

支持结合中国航海日、香港海运周、澳门海事及水务局日、广州海事展、深圳游艇展等活动平台举办大湾区海事节,增强大湾区航运、海事业界及粤港澳三地互动;支持开展大湾区青少年海事夏令营等活动。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储备支持。通过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效便捷流通,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以科技创新驱动带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 曹德胜

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卓越海事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通江达海,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航运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在长期的协同发展中,内地海事部门与港澳海事管理机构本着维护人命财产安全的共同责任,维护湾区水域清洁的共同愿景,促进航运发展的共同诉求,通过多方面、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了珠江口良好通航秩序,促进了大湾区航运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的印发,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会的召开,对海事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和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提供卓越海事服务。高标准服务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海事各项试点任务,推动大湾区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粤港澳航行船舶便利化通关研究,积极参与“三互”大通关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海事,促进大湾区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港航营商环境。

 

打造海事合作示范区。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三地海事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粤港、粤澳海事业务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局面。这次内地、港澳海事机构签署《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合作协议》,进一步为深入、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要不断探索创新,加快推动三地航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打造海事合作示范区,为大湾区航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海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国家宏伟蓝图里,海事要时刻注重把“使命”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书写海事服务新篇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处长 王天予

发挥独特优势服务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海港枢纽,必须拥有全球竞争力的航运业和海事管理与服务,以不断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广阔辐射区域的发展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香港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并要求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和仲裁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香港拥有悠久的航运传统,港口、船务和航运服务业一直支撑着香港贸易和物流业发展,在港注册的船舶按总吨位排名世界第四,在港航运服务公司也超过800家,业务范围涵盖船舶租赁、营运管理、船舶代理,海运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仲裁等服务,可为内地和澳门航运企业提供高水准服务。

多年来,香港形成的高度国际化和良好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务网络,是其独特优势。作为大湾区的一员,特区政府将继续发展和鼓励香港作为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转运中心的定位和地位,为大湾区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海事方面,香港海事处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努力促进航运发展和海事管理的提升,确保海事服务能满足大湾区急剧发展的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广东海事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交流。

具体来说,将与区内各个海事主管机构一起,通过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使用高新科技等,为大湾区发展提供优质的航海保障,维护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在深化海事合作的前提下,继续提高船务效率和水平,便利大湾区航运发展;加强区域防污监管、协调,支持清洁能源的利用,提升绿色航运的竞争力;加大行业培训力度,加强大湾区内海事文化交流等。

同时也希望,通过共同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海事合作交流,提升大湾区海事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与大湾区各海事主管机关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使合作更长远,范围更广泛,方式更科学,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建设。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海事及水务局局长 黄穗文

持续深化三地海事务实合作

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在海事领域都保持着紧密而有效的沟通合作。如多年来一直定期举行大型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提高了对海上事故的联合应对能力;三地于2008年就签订《珠江口区域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共同加强珠江口通航船舶的污染防控工作。

粤港澳三地海事合作的范围、内涵和形式,也一直与时俱进。如为确保港珠澳大桥附近海域的高速客船和其他船舶的航行安全,2017年联合制定了《港珠澳大桥及附近海域海图》,对外发布港珠澳大桥及附近海域的地貌、航道、航标资料,供业界清楚地了解、参考。

 

▲广东海事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签署合作协议。

近年来,三地还努力实现珠江口VTS数据共享,并于2018年联合搭建了珠江口VTS数据共享平台,让珠江口VTS由多系统独立运作,变为多系统协同运作,各系统相互填补覆盖盲区,为创立安全的航海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为海事服务大湾区建设指引方向。8月22日,三地经磋商后,决定签署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合作协议,把三地海事合作机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随着协议的实施,相信将进一步强化三方海事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内航海经济发展与海事安全保障上台阶。

在三地共同防疫的当前,我们也亲身体会到粤港澳之间海路人员往来和海运物流并无片刻的停顿,这也恰好印证了海事管理与服务对助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性。

未来,相信在大湾区发展规划和海事合作协议的明确指引下,三地能持续深化粤港澳海事工作的务实合作,遵循协同、创新、安全、绿色理念,发挥综合优势,共同推动海洋安全和海洋经济新格局,为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海事局局长 陈毕伍

当好海事服务大湾区发展先行

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海事服务,是时代发展、改革开放的要求,更是广东海事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去年以来,广东海事紧紧围绕“以‘五治’创‘五适’”的工作目标,全力打造大湾区内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船载适当、环境适宜、管理适度的水运安全生态,切实推进了大湾区水运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湾区水运行业的重要支撑保障力量,广东海事将以《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为契机,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和部省有关要求,忠诚履职、奋发作为,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当好先行。

提高政治站位,细化责任分工。将海事服务大湾区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任务来抓,落实好各项海事服务大湾区的具体措施;严格落实部海事局《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任务分工表》工作部署,制定具体三年工作计划,着力打造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作品牌。

优化工作机制,加强区域协调。积极寻求部省支持,主动对接广东省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推进广东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作机制;落实好《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合作备忘录》,深化与港澳海事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快构建海事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广东海事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交流。

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复制推广。贯彻落实好《交通强国建设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方案》,研究完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协同发展机制、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港澳航线中小船舶安全监管机制、大湾区航海保障服务管理示范区等4项任务;进一步做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海事经验的复制推广,促进海事服务大湾区发展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全面开花。

来源:中国交通报